偷偷藏不住

繁体版 简体版
偷偷藏不住 > 一湖金 > 第51章 第 51 章

第51章 第 5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夜色深重,车马辚辚。马车里有一盏小灯,光芒微弱,却把人的身影照得极大极重。庾昭明端坐其内,双目微阖,半明半暗。

蹄声得得,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丞相府马车内,也有一盏小灯,光芒微弱,却有人受不住这样的光亮,双目紧闭,任马车晃动,也不肯睁开分毫。

博嘉半张脸都在阴影之中,眼睛却因此越加明亮,任马车晃动,仍一瞬不瞬的看着眼前的博彤。

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博彤终于恼火起来,她狠狠睁开眼,瞪着博嘉:“不准再这么看我!”

因为泪水,她脸颊上的皮肤有些紧绷,说话时被这紧绷牵扯,显出两分色厉内荏的意味来。

在博彤面前,博嘉从来纵容。尽管他想再贪婪些,却仍然依言垂下了目光。

看他果然听从,博彤心里又不满意起来,她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觉得上天入地,四面八方,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她伸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你为什么上来?”她终于闷声问。

“姑姑写了信回去,说你已经选为庆王妃,父亲便让我来接你回家…”待嫁两个字,终究没能说出口。

他不说,可博彤听得明白。她无声一笑,放下手,说:“我不回去。”

博嘉很平静,仿佛博彤说的都是气话:“今天太晚了,这件事,我们明天再说。”

“我说了我不回去!”博彤忍不住吼了起来。

博嘉慢慢闭上了嘴,这个时候他脸上那些原本不被注意的凹陷突然就明显起来,几个月时间不见,他身上那种少年气已经完全褪去,变成了一个全然的青年,清瘦,沉默,骨节分明。

仿佛一段原本跳跃的河流,驶入了深不见阳光的峡谷,再也无法挣脱。

终于意识到这些变化的博彤忽然感到了一种钝痛,这不是她熟悉的博嘉,博嘉是赤忱的,是丰莹温厚的,是哪怕隐忍,也会带着少年气看着她叹息……

博嘉就这么看着博彤,忽然他倾身向前,半跪在博彤面前,车厢空间因此变得拥挤而狭窄,他半仰着头,向博彤伸出手,说:“彤儿,今天下午我才赶到都护城,我在王府门口等了两个时辰,我很累,抱一抱我,好不好?”

博彤一动不动,她垂眸看着近在眼前的脸庞。博嘉于是半起身,紧紧抱住了博彤。鼻腔中满是熟悉的,属于博嘉的清新又浓烈的味道,博彤终于闭上双眼,落下泪来。

****

经过连日驱驰,庾昭明和康国使者一行终于抵达了边陲小镇达贺西。过了达贺西,便出了高昌国,进入何国地界。

正是日暮黄昏,提前接到消息的达贺西主官率众出城迎接,将庾昭明一行迎入城内,一直迎到了官署。官署内宴席已备,主官面色有愧:“弊地城小人稀,偏僻之所,只能凑出如此席面,实在惶恐。”

庾昭明扶起城守,说:“如此即可,不必铺张。”

席罢,城守亲自将庾昭明送入院落安歇,然后殷勤告退。洗漱之后,庾昭明唤来了彭重。“使者一行安歇了吗?”

彭重拱手答了一声都已歇下了。庾昭明点头:“夜间值守防卫你多警醒留神,不要有任何疏忽。”

彭重应声而下。

一丝晚风吹了进来。庾昭明推开窗户,向外看去。小小庭院内灯火通明,侍卫们戒备的身影清晰可见。半个月前,他拜辞父王,带着一众属官和侍从护卫动身启程前往康国。

自去年曹国大王子在千秋节上提起白山北道联盟之事起,至今已整整过了一年,如今终于到了当面会谈的时刻。会盟地点定在康国首都卢塔,白山北道各国,高昌,何国,石国,康国,曹国都将莅临参会,缔结盟约。

缔结盟约的一应条件早已在频繁的使者往来中确定了框架,这次庾昭明率众过去,所要做的不过是一些细节的最后商讨,以及盟约的缔结。

出都护城一路向西,肉眼可见越来越干燥,达贺西更是一座矗立在戈壁之上的石城,即使此刻已是深夜,夜风中仍能感受到淡淡热意。

团圆走进来,躬身道:“殿下,夜已经深了,明日还要早起,请早些安歇罢。”

戈壁滩上的日光太过猛烈,每日需要早早出发,才能完成预定的行程。庾昭明收回目光,转身道:“那就安置罢。”

于是窗户放了下来,帷帐低垂,灯火如豆,繁星闪烁,沉沉睡去。

第二日清晨,天色刚亮,在达贺西主官的恭送中,庾昭明纵身上马,向西而去。

****

那个拥抱后来其实并没有持续多久,博彤虽然短暂放任了自己的软弱,最后却还是找回了理智。在进入延庆坊之前,她挣脱了博嘉的拥抱,说到此为止吧。

到此为止这四个字让博嘉的脸颊出现了一丝颤抖,但他仍然慢慢放开了博彤。

博嘉肩膀离开的那一刻,有一瞬间博彤只想伸手再揽住他,但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转过了头。

博嘉没有坐回去,只是半蹲在博彤身前,握着博彤的双手。马车终将停下,车门必将打开,他们也终究只能成为博嘉与博彤。

在丞相府修整了几天后,博夫人召唤博嘉,询问三哥常平伯派遣博嘉上来的用意,以及筹备博彤嫁妆的打算。

依照博夫人的意思,嫁妆最好在都护城筹办,甚至最好也从都护城出嫁,反正常平伯府在都护城也有一处宅子,收拾布置起来即可。之所以这样考虑,一是就近方便,二还是为博彤婚后着想,距离过礼还有大半年时间,与其让博彤回赭石城,不如趁这段时间多与庆亲王往来。

但再多考虑,也只能是建议,毕竟她只是博彤的姑姑,不能就此替她三哥决定。

她做好了说服的打算,哪知博嘉并不需要说服。“我想,彤儿的嫁妆,还是在都中筹备。”

“这是你父亲的意思?”博夫人问。

“父亲还未决定,不过这两日我在东西市各处看了看,觉得比之赭石城,都护城的东西还是更新更全一些。”

“这是自然。”博夫人笑道,“不过,你最好还是再问一问你父亲。”

博嘉应了一声是,又说:“关于过礼出嫁之事,虽然姑姑姑父是至亲,但我想还是在自家完礼为好。都中的宅院这几日我会命人收拾起来,届时我和彤儿先搬过去,再候父亲母亲他们入京。”

博嘉的两个想法就这么完美契合了博夫人的考虑,博夫人自然一喜,随即又有些疑惑:“这些是你出来之前你父亲和你谈过的,还是你自己考虑的?”

博嘉恭敬道:“出门之前,父亲与小侄略谈了谈,有一点意向,更多是小侄过来之后,询问比较之后确定的想法。当然,一切还要待父亲的决定。”

虽然有最后一句话,但博夫人还是隐隐听出了一层深意:在常平伯府,博嘉已经可以做得了他三哥的主了。

这个认识难免让人心绪复杂,她看着眼前这个神态恭敬的青年,以前她觉得博嘉要当家作主,至少得等三哥真正年老之后,却没想到,不过短短一年,博嘉就已经立了起来。

虽然理智上已经接受,但情感上她仍然生出一种眼睁睁看着鸠占鹊巢般的寒凉感。

面对姑姑的打量,博嘉静静坐着,他眉眼深邃,沉静的神色里似乎对一切都有所明了,又仿佛全然不知。

博夫人终究收回了目光,沉吟之后,说:“你所说的,也正是我所考虑的。不过,关于你和彤儿搬回去之事,还是等你们父亲母亲来了之后再说。你们毕竟还年轻,家中没有大人在,一切多有不便。”

博嘉没有说话,他的沉默超出了预期,博夫人不免奇怪起来,但博嘉最终起身道:“姑姑考虑得是。”

博王后也知道了博嘉的到来。她和高昌王说起了三叔家对于博彤出嫁的打算。“赭石城距离都护城太远了,三叔他们想就近在都护城准备出嫁事宜。”

高昌王明睿透彻,体贴世事人情,自然明白博家的考虑。“可以,”他说,“就让他们在京中发送博彤出嫁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