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五月初五,北海王妃诞下皇长孙女,这下小一辈皇子皇女就都有了,宣后带着一众女眷到室内探望北海王妃。
北海王妃靠在软垫上看着众人逗弄女儿,转头对舒悦道:“五妹妹给小郡主起个名字吧?”
舒悦诧异的与北海王妃确认:“二嫂嫂叫我取?”
北海王妃点点头,舒悦仔细想了想便道:“叫湘君可好?”
北海王妃笑道:“好,那这个孩子以后就叫湘君了,凌湘君。”
闻言屋内众人都惊讶的看向北海王妃,三公主更是直言:“二嫂嫂,你与二皇兄的孩子怎么?怎么可以……”
北海王妃摇摇头:“三妹妹,五妹妹,当日我已求父皇口谕腹中之子无论是男女都过继给五妹妹,父皇也是应允的。”
舒悦忙道:“那是因为当日”
未等舒悦在说什么北海王妃便阻拦道:“五妹妹,这事儿我与二殿下也是商议过的,二殿下也同意了让湘君出继五妹妹为嗣,五妹妹就别推辞了。”
舒悦无奈只得与北海王妃道:“二嫂嫂,只要父皇同意我没有意见,只是湘君是我文氏血脉还是姓文吧。”舒悦不敢保证她日后的夫君一定是凌不疑,而她也姓文,小湘君冠文姓是最好的选择。北海王妃对此没有意见,便点头同意了。
也不知北海王夫妇如何说服帝后的,在湘君满月之际文帝册封湘君为晋阳郡主采邑并州太原郡晋阳县,出继河东公主文舒悦为嗣。
北海王夫妇真的好算计,女儿刚满月就丢给舒悦,他们二人过舒坦日子去了。
舒悦笨拙的抱着这个新鲜出炉的‘女儿’对凌不疑道:“这就是咱们的女儿了,不,目前只是我的女儿。”
凌不疑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小,这么软的小孩由乳母指导着抱过小湘君对舒悦承诺:“舒悦,我以后一定会让你和湘君过上好日子的。”
舒悦噗嗤一笑:“我与湘君都有自己的食邑哪里用你养了,就算真有那么一天咱们就回封地去,离都城远远的。”
世事难料,文帝如今春秋鼎盛皇子公主相处和睦,可日后呢?如果文帝与宣后,越妃离世,这些个皇子公主还会像如今这样吗?这是谁也不敢保证的问题,毕竟权利叫人眼热,公主虽未像皇子那般新帝登基必须离开都城,但到了那个时候离开都城是最安全的选择。届时新帝登基她们这些人的封地新帝不可随意废除,除非她们谋逆否则任何人都动不了她们的封地。她们的子女也是可以承袭封地各郡县,封地上的世族驻军也归她们所有,比如舒悦封地上的河东梁氏与河东楼氏两族。
次年六月东海王妃诞下第二子衡。
又过了一年东海王妃于七月诞下第三子循,北海王妃于八月诞下第一子绍。
二公主的大婚的日子定在了十月中旬。
幼时凌不疑瘦弱并不得公主郡主喜欢,但碍于他是舒悦未来的驸马也没有人敢为难于他,如今凌不疑十七岁已不是初入宫时的那副样子了,又因为文帝从未下旨给二人赐婚,故而都城中除了皇子公主外没有人知道二人的婚约,出众的凌不疑成了一众贵女追捧的对象,这些贵女中汝阳王府的裕昌郡主就是最疯狂的。
今日是二公主成婚的日子,二驸马与二公主早些年就被赐婚,只是二驸马的阿母病逝才迟了些成婚,二公主娴静端庄二驸马才貌出众,他们二人也算是一对佳偶。
三公主看着一直围在裕昌郡主身边的王姈与舒悦小声说道:“这王姈的母亲文修君不是与皇后是表姊妹吗?怎么王姈与裕昌郡主更亲近?”
舒悦哼了一声:“文修君可看不起母后,她的女儿也被她养的骄横的很,这二人也算是相投,见了俊美儿郎就走不动路,为了得儿郎另眼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二公主在大殿上拜别帝后妃三人后便跟着二驸马去了公主府。
此时殿内只剩下了文氏宗亲,汝阳王妃开口道:“陛下,老身有要事要与陛下说。”
越妃有些不悦:“老叔母,今日是我儿大喜的日子,叔母有什么事儿非要现在说?”
汝阳王妃没有理会越妃只对文帝:“陛下,裕昌如今也及笄了也该成婚了。”
文帝不明所以:“叔母,朕早些年不是已经为裕昌赐婚了越侯世子了吗?”
汝阳王妃闻言有些恼怒:“那越世子整日流连青楼如何配得上我家裕昌。”
越妃虽知自己的侄子混蛋但汝阳王妃这么说她岂能忍,当即回道:“裕昌不也是一样的,见了俊俏儿郎就往上贴,全不顾女儿家的颜面。”
汝阳王妃有心与越妃相争,但又说不过越妃只能对文帝道:“我家裕昌心悦凌不疑请陛下下旨为二人赐婚。”
湘君奶声奶气的对汝阳王妃道:“太叔婆,阿父是湘君的阿父,他不能娶裕昌姨母。”
汝阳王妃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文帝解释道:“叔母,不疑入宫当年朕就已经为不疑和小五指婚,几年前北海王夫妇将湘君过继给小五为嗣,故而湘君唤不疑为阿父,小五为阿母。”
汝阳王妃愤愤不平道:“陛下可真是偏心将好的都给了自己女儿,那些个混不吝反倒是给了裕昌。”
越妃提高声音:“汝阳王妃慎言。”
凌不疑起身将湘君抱在怀里对文帝:“陛下,不疑是湘君的阿父,一辈子的阿父,不疑也绝不可能在娶她人。”
汝阳王妃一拍桌子:“凌不疑,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况且你阿母都同意了。”
汝阳王妃这句话可是触了凌不疑的逆鳞,目光阴冷的看向汝阳王妃与裕昌郡主:“汝阳王妃,臣的阿母是霍君华。”
汝阳王妃被这目光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怒斥:“凌不疑!你!你!你!”
越妃白了汝阳王妃一眼:“老叔母,不疑不喜裕昌你难道还要逼迫人家吗?况且不疑是小五的驸马,你就那么爱抢别人的郎婿吗?”
汝阳王妃我了半天没说出来话,凌不疑将舒悦拉起来对文帝道:“陛下,时候不早了湘君该困了,臣与舒悦便先带湘君去休息了。”
湘君闻言揉了揉眼睛道:“是啊大父,湘君好困,要回去睡觉了。”
做为小一辈唯一的女孩自是最受宠的,文帝忙叫二人带着湘君去休息。
舒悦看着精神的湘君点了点她的额头:“你不是说你困了吗,怎么现在这么精神?”
湘君窝在舒悦怀里:“阿母,湘君只是想要阿母尽快逃离那个讨厌的裕昌郡主,那个裕昌郡主每次见到阿父都像是狼看见羊一样,讨厌的很。”
舒悦拍拍湘君的背安慰着,抬头问凌不疑:“你打算怎么办?”
凌不疑正想着如何与舒悦开口湘君便抬起头:“阿母,阿父想要去战场上。”
舒悦一愣:“是为了躲裕昌郡主吗?”
凌不疑摇摇头:“不全是,我舅父便是英雄,我也想争取些功名,其实没有裕昌郡主今日这一出我也打算走,只是不知道要怎么和你说。”(建功立业:出自宋·苏轼《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保家卫国:出自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舒悦是不会去阻拦的。
这时白芷进了内殿与舒悦说着殿上的情况:“公主与凌将军走后汝阳王妃向陛下哭诉裕昌郡主是汝阳王府唯一的血脉逼陛下取消公主与凌公子的婚约,裕昌郡主也跪地哭求愿意与公主共侍一夫,三公主打了裕昌郡主一巴掌骂她不要脸,两个人便打了起来,最后陛下叫三公主与裕昌郡主禁足一个月。”
当晚凌不疑与文帝彻夜长谈,次日一早凌不疑决然的动身前往前线,城门口舒悦与湘君前来送别凌不疑。
湘君对凌不疑道:“阿父出去了也要保重自己,湘君在家会照顾好阿母的,阿父就放心吧。”
凌不疑捏捏湘君的小脸:“那湘君就要好好照顾你阿母,阿父会给你们往回寄东西的。”
凌不疑不便多做停留温存片刻便动身离开了。
越氏一族因为裕昌郡主的行为对其多有不满,越候世子也觉得如此放荡的女子配不上自己,又见自己表妹三公主对其及其厌恶便生出了退婚的想法,可陛下赐婚哪有说退就退的道理,便在外边悄悄养了一个姓安的外室,还与其有了儿女。
凌不疑离开的第二年三公主嫁给了宣侯世子,三公主伴读也嫁给了琅琊王。
凌不疑离开的第四年正月东海王妃诞下第四子征,二公主诞下第一子容,北海王妃诞下第二子绪,琅琊王妃诞下第一子泽,三公主诞下第一子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