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藏不住

繁体版 简体版
偷偷藏不住 > 综影视之大千世界 > 第40章 整顿李府

第40章 整顿李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父亲是尚书大人,母亲是权倾朝野的叱云家嫡女,长乐自生来就注定不会平凡。

放眼整个平城,无论琴棋书画还是针黹女工,我李长乐认第二谁敢认第一。

尚书府内叱云夫人与长乐相对而坐,叱云夫人对李长乐道:“你哥哥和你表哥已经到了北凉,不日便能将卫子夫的传世玉珏给你带回来,这天底下只有我的长乐才能配得上这传世玉珏。”

李长乐抿了口茶道:“母亲,那传世玉珏也不见得是个好东西。”

叱云夫人有些疑惑的问道:“哦,我儿为何如此说,你之前不是心心念念的那块玉珏吗?”

李长乐淡淡道:“当初因为巫蛊之祸卫子夫被汉武帝下策书收皇后玺绶后自杀,她的家人也因此获罪,就连她与武帝的几个儿女也没能逃过,儿子自杀,女儿赐死,到头来还不如那陈阿娇和李夫人呢。再说那北凉公主,这玉珏据说是她祖母送她的生辰礼,可母亲瞧瞧,她一出生北凉就成了大魏的附属品,如今又因为叛乱被杀。这京城贵女都听说过卫子夫的传世玉珏,却不曾拥有甚至看一眼,她们想要的不过是女儿看不上的。”

叱云夫人很满意李长乐的话,她的长乐是大魏就应该是大魏最尊贵的女子,可又有些疑惑:“可那北凉并没有谋反,那玉珏也没有那么邪乎吧。”

李长乐看着叱云夫人:“母亲,事情要么不做,既然做了那就不能留把柄,为了叱云家的未来咱们就必须将北凉谋反的事情坐实了。”

叱云夫人点点头:“这你放心,敏峰和南儿已经诛杀北凉王室。”

李长乐摇摇头:“母亲,卫子夫的传世玉珏可是个好东西,连大魏的没有的东西北凉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国是怎么拥有的呢?另外母亲叫表哥往北凉的库房里悄悄的填一些兵器,就那种铁匠铺子就能打出来的就行,还有叫表哥伪造几件龙袍和国玺。”

叱云夫人想了想:“龙袍,国玺,兵器,传世玉珏,呵,我的长乐就是聪明,有了这些东西北凉就再也无法翻身了。”

李长乐又想到了什么:“对了母亲,你给表哥修书一封叫他仔细留意同去北凉的官员。”

叱云夫人不以为意:“你表哥做事,你还不放心吗?他绝不可能活着回大魏。”

李长乐摇摇头:“不是不放心表哥,而是此去北凉的不止哥哥和表哥二人,听说那个同去的官员颇为忠诚,长乐担心他见此情形,又自知无法活着回来便写密折向皇上告状。”

叱云夫人不解:“他都死在北凉了要如何告状?”

李长乐劝道:“母亲,人虽是死了,但是他死之前不会写奏章吗?那些言官最喜欢以死劝谏了,那官员临死也要写的奏章皇上大概会相信,他是死了,可北凉的余孽呢?他们就甘心吗?母亲,还是小心为好。”

叱云夫人点点头:“好,我叫你表哥留意。长乐如今想着颇为周全。”

李长乐叹了口气:“长乐如今想明白了,这物件一样人也一样,拓跋浚对我爱理不理的,女儿又不是不嫁给他就不活了,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拓跋浚虽是太子妃的儿子,可景穆太子去世多年,他的皇叔东平王拓跋翰,南安王拓跋余与他差不了几岁,且都没有正妃,咱们何必在这一棵树上吊死,长乐要做皇后,可这日后的皇帝不一定非要是高阳王。母亲是叱云家的女儿,李家不过是靠外祖才爬上来的,母亲贤惠大度,与母亲出身相等的人家哪里有庶子庶女,就连妾室也是那一两个,还都灌了绝子汤,可父亲呢?七个妾室,皇上的后宫也才十二个妃嫔。还有,那谈氏从前不过是母亲的一个洗脚丫鬟,在母亲怀长乐的时候爬上了父亲的床,如此贱婢,母亲没有发卖了她还留了她一条命,那谈氏有福气的,怀了父亲的孩子母亲也给了她姨娘的身份,是她自己不争气将孩子生在了二月,这才导致她们母女分离。”

叱云夫人哼了一声:“若不是为了你们兄妹二人,我早和离回叱云家了,那个小蹄子在乡下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安不安分?”

李长乐听此便道:“那母亲就将李未央接回府吧。”

叱云夫人不乐意了:“什么?把她接回来了?谈氏当初把你父亲迷的五迷三道的,把她接回来那还了的。”

李长乐叹气:“母亲,你又忘了?你是叱云家的女儿,谈氏不过一个洗脚丫鬟出身的姨娘罢了,况且待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总比远在乡下要好的多。”

叱云夫人纠结:“可那李未央……”

李长乐劝道:“母亲,李未央在乡下长大,念过什么书,又识得几个字,母亲为何担心她,况且,李未央只比我小半岁,也该议亲了,如今祖母六十大寿在即,祖母不喜母亲,届时祖母也会派人去接李未央回来,那二房那个又该嚼舌根了,咱们虽不怕,可听的人多了对咱们的名声也不好。”

叱云夫人点点头:“嗯,就依你所言将那个丫头接回来吧。”

李长乐见叱云夫人听进去了又道:“母亲不但要接李未央回来,还要再收拾一处院子来给七姨娘养病,再给李未央挑一个院子,按长乐身边的丫鬟减一些拨给李未央。”

叱云夫人不解:“为何?将她接回来已经是极大的仁慈了,为何?”

李长乐叹气:“母亲听我一言就是了,母亲,祖母年事已高身边伺候的人大多都是老人,那些婆子与祖母的年岁相差不大,怕是不能好好伺候了。”

叱云夫人问道:“你是什么想法?”

李长乐一笑:“母亲仁慈将那些年迈体弱又做不动活的婆子放出去让子孙荣养,那些没有子女的婆子就到庄子上养老,还有那些伺候多年想嫁人的丫鬟也给了身契放出去,再从外面买些年纪小,手脚勤快又聪明伶俐的丫鬟入府。”

叱云点点头对侍女吩咐道:“按大小姐说的,将府上上了年纪的婆子和入府十年以上想要出府嫁人的丫鬟统计一份名册出来。”

李长乐看着侍女走后又道:“母亲,咱们家侍女的衣着也要改一改,如今各处的丫鬟小厮也没有具体的定数。祖母与母亲处贴身侍女二人、一等侍女四人、二等侍女六人、粗使侍女十人,二房与三房处贴身侍女一人、一等侍女四人、二等侍女八人,粗使侍女十人,嫡小姐处贴身侍女一人、一等侍女四人、二等侍女六人、粗使侍女八人,庶小姐处贴身侍女一人、一等侍女二人、二等侍女四人、粗使侍女六人,女眷院中在各配六名跑腿的小厮,这一来各处有人伺候就行,人多了反而麻烦,各院也没有那么多事儿,人多活少难免有人偷懒动歪心思,那些多出来的丫鬟小厮或到庄子上或做杂役,等忙的时候在出来帮忙,这样也节省了府中的开销。哥哥和敏德处各自配一等侍女二人,粗使侍女八人,小厮十人,他们两个是男子,若是娶妻之前院里就有过多的丫鬟也不是好事儿,男儿家若整日混在脂粉堆里也成不了气候。各院的侍女以颜色区分,各院的粗使侍女穿现在侍女身上退下了的衣服,但要以腰带颜色区分,每日到了什么时辰除了值夜的下人旁人不可随意走动。”

叱云夫人听的云里雾里:“长乐你为什么突然要整改府上的衣服,还有为什么要缩减开支,尚书府又不是拿不出那些银子?”

李长乐语重心长道:“母亲,父亲与哥哥的俸禄有多少,咱们才算计了北凉,就必须做出清正廉洁的模样,这样皇上才会看重厚待咱们,现在节省下来的不都是哥哥的吗。况且,那个乡下的丫头不懂规矩不识礼数,若是闯了祸也不用满府的找人。”

叱云夫人点点头:“嗯,你说的有道理,母亲这就叫人去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