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藏不住

繁体版 简体版
偷偷藏不住 > 灼灼狼牙藏凤阙 > 第47章 大家都来当媒婆

第47章 大家都来当媒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金銮殿内,庄严肃穆,雕梁画栋间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殿中肃静,御座之上,皇帝略带倦色地抬眸扫过众臣,淡声道:

“近日朝局安稳,众卿之功,朕尽知于心。”

徐衍太傅率先上前一步,身着朝服,身姿挺拔,恭敬行礼道:“陛下英明,太子殿下与朝臣齐心协力,才有今日之安稳。”

皇帝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太傅教导有方,太子果然渐成大器。”

下方众臣纷纷附和,一时间,称赞之声此起彼伏,齐声称赞太子聪慧果敢。

沈瑾瑜立在丹墀之下,身姿修长,微低着头,神色平静,仿若一汪深不见底的幽潭。她心中早有不耐,但面上依旧从容自若,尽显储君风范。

朝会刚刚散去,她一踏出金銮殿,日光洒在身上,却未带来丝毫暖意。便有几位朝臣满脸堆笑,快步迎上去递了拜帖求见。她眉头微微蹙起,那眉梢眼角间满是厌烦之色。这些人在国舅府得势时,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如今见风向变了,又巴巴地凑过来,这般趋炎附势,实在令她心生厌恶。

这时,徐衍太傅迈着沉稳的步伐前来,他目光敏锐,见沈瑾瑜一脸不耐,赶忙上前,微微侧身,以恰到好处的姿态遣散众人。待众人离去,他才转过身,对沈瑾瑜缓声说道,手中拂尘轻轻摆动,眼神却透出一丝深意。

“太子殿下,朝臣相攀,乃是机缘。”

沈瑾瑜脚步顿了顿,微微偏头,“太傅,我不喜这些人言不由衷。”

“殿下,这些人虽为人不齿,但利用他们来网罗朝臣,不失为一步好棋。您身为太子,应着眼未来,为日后亲政布局。”徐衍太傅声音温和,如潺潺溪流,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人心便是如此,若全然疏远,他们日后便会转投旁人。太子之位,终归要立稳。”

“学生明白。”她沉默片刻,那沉默间似在权衡利弊,终是轻轻颔首,发丝随着动作微微晃动。

回府途中,雕花的马车内安静得只听见轮毂滚动在石板路上的声音。沈瑾瑜靠在车壁上,车壁的凉意透过衣衫传来,她闭目思索,许久,才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在狭小的车内回荡。

夜晚。赵煜晨来辞行。他一身轻甲,衣角沾着浅浅尘土,显然是匆匆赶来。眉宇间透着不舍,可他强自压下了情绪,神色故作轻松。

“殿下,军中还有许多事务,我该回去了。” 他微微低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我说过,只有我们两人在的时候不必这么唤我,还叫我木尔扎就行。” 沈瑾瑜别扭地扯了扯袖子,那动作带着几分孩子气,“这是你的特权。” 她站在府门前,门前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映着她清俊的眉目,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沈瑾瑜又沉默良久,那沉默中满是担忧,才轻声问:“此去,可有危险?”

“有危险才好。” 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些少年心性般的洒脱,眼神明亮,“我总不能一直躲在殿下身后。”

她握紧了袖中的手指,指尖微微泛白,低声道:“若遇危急,记得先护好自己。”

“殿下放心。” 他垂首,声音低沉而坚定,“等我立下军功,再回来向您请罪 —— 擅自离开京中,未曾等到殿下开口,就先走了。”

“本宫准了,去吧。” 她终于笑了笑,那笑容有些勉强,声音发涩,看向赵煜晨的眼中满是不舍,仿若要将他的模样刻在心底,“此去军营,你万事小心。”

“殿下放心,我定会在军中努力,不负所望。” 赵煜晨微笑回应,那笑容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他郑重行礼,动作利落,转身上马。月色下,他的身影在马蹄声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黑暗里。沈瑾瑜立在原地,直到视线里再也看不见那道背影,才缓缓转身回府,脚步略显沉重。

翌日,晨光熹微,沈府大门口,送帖请安的人络绎不绝。左侍郎家的、礼部尚书家的、御史台副都御史家的…… 连素日不怎么说话的户部郎中,都托人送来一方上好端砚。那端砚质地细腻,雕刻精美,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沈瑾瑜坐在书房中,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桌上,她翻看着送来的礼单,眉头微蹙,那眉心拧成了一个小小的疙瘩。

“这些人,前脚才巴结国舅,如今又全都倒了风向。” 她冷笑一声,那笑声里满是嘲讽,“当真势利。”

徐衍太傅亲自登门,他步入书房,见她神色清冷,忍不住轻轻摇头。

“殿下,当以天下为己任,不拘于一时好恶。眼下这些人虽虚伪,但若能为您所用,便是利器。” 太傅语重心长地说道,目光中满是期许。

“可我不喜。” 沈瑾瑜抿唇,那嘴唇抿得紧紧的,透着倔强。

“那便慢慢学着喜欢。” 太傅意味深长地说道,“至少,表面上要学会接纳。”

这日夜里,月光如水,洒在庭院的石板路上。沈景明也来了。兄妹二人坐在廊下,廊下悬挂的灯笼随风轻轻晃动,桌上是宫中送来的点心,精致的点心在灯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沈景明笑着端起一盏茶,热气腾腾的茶香弥漫开来,他语气带着调侃:“你如今可是众家姑娘梦中人了。父皇都打听过了,谁家的闺女贤淑稳重,谁家的才貌双全。”

沈瑾瑜头疼,伸手揉了揉眉心,那动作尽显疲惫:“兄长,我对男女之事还不感兴趣……”

“我知道。” 沈景明放下茶盏,茶盏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声音低下来,“可你也长大了。朝堂风云莫测,娶一个合适的妻子,不是坏事。”

沈瑾瑜沉默不语。她知道这位哥哥在说什么,可是偏偏她又不能解释,只能在心底暗自叹息。

“不过……” 沈景明眯眼看她,那眼神里透着探究,“若是有心上人,也不妨同我说说。”

沈瑾瑜险些被茶呛到,她轻咳几声,脸颊微微泛红。

“别躲避。” 沈景明笑得意味深长:“你年少在西域,孤身一人,难保不会有人相伴。如今回京,身边可有人牵挂?”

她心头微乱,眼神闪烁,只好低声含糊道:“在西域时,确实有人曾与我结下婚约。”

“哦?” 沈景明顿时来了精神,身体微微前倾,“是哪家姑娘?”

“啊呀,这让我怎么说呢……” 她声音更轻,仿若怕被人听见,“反正是一位故人,虽未及成婚,但曾许下诺言。”

沈景明皱起眉头,那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沉吟良久。

“男子?” 他试探着问。

“兄长莫问。” 沈瑾瑜笑了笑,那笑容有些苦涩:“只是一个承诺。”

沈景明盯着她看了很久,那目光似要将她看穿,终究只是叹息:“既如此,我便不逼你。”

几日后,皇帝下旨,要为太子择良配。旨意一下,朝中开始沸沸扬扬,一时间,各家姑娘画像一一送到东宫。

沈瑾瑜坐在东宫的书房内,阳光洒在书案上,她看着那一摞画像,只觉头疼不已。

“殿下,这位是礼部尚书之女,温婉端庄……” 宫女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介绍着。

“这位是兵部侍郎之女,才思敏捷……” 宫女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

她听得耳朵都起茧,干脆拿起书卷坐到窗边。窗外,微风拂过,吹动着树枝轻轻摇曳。

“殿下不看吗?” 宫女小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疑惑。

“不看。” 她合上书卷,那书卷在她手中发出轻微的声响,抬眸望向窗外:“国事未安,婚事何急。”

徐衍太傅却劝她:“殿下,皇帝此举,是要替您立稳根基。婚配之事,不可随意抗拒。” 太傅的声音温和却又带着不容违抗的力量。

“可那不是我想要的。” 沈瑾瑜轻声说道,那声音里满是无奈。

太傅只是摇头,“等你身处高位,很多事都不是由你决定。”

沈瑾瑜开始更加认真听政。朝会时,她身姿笔直地站在朝堂上,会细细聆听各部官员的奏章,哪怕是最细微的盐务细节,她也不再轻易错过。她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认真思考着每一个问题。

太傅上课时,她摒弃杂念,将案上的书卷翻得仔细,笔记密密麻麻。她手中的毛笔在纸张上沙沙作响,写下一行行工整的字迹。

东宫内,夜深人静时,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她一遍遍翻阅旧案卷。案上的烛火轻轻摇曳,映照着她专注的面容。

“爱哭鬼,他们要逼我娶妻了,我要是逃不掉该怎么办啊。”沈瑾瑜看案卷看得眼有些酸,便朝着窗外发呆,“你说会不会有一种可能,近日别的地区出现什么状况,能让我出去缓一阵子啊。

“我要是娶媳妇了,你可怎么办呢……”她的声音越来越低,直至微不可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