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街道传来阵阵蹄声,“驾,驾,驾……”一群身着草原风格的士兵驾驭着马匹经过这条街道。
“这里怎么会有草原士兵?”赵熙眉头紧皱,不解的问道。
那妇人看出赵熙的注意力已经从首饰上转移出去,想着让她注意早点转回来,便开始连忙解释道:“听说这些草原人啊,他们是来迎接什么书和贡品的。这几日,朔方郡到处都是草原人,已经有好几波了。不过,这可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只要生意不受影响就好。”
老板娘毫不在意地摆摆手,表示两地危机都与她无关,一心只在意自己的小本生意。
赵熙微微眯起眼睛,心下思索,看向那群御马离去的方向。
老板娘看她的视线还在看着那个方向:“诶,小姑娘,你清楚了吗?”
赵熙一听,收回视线,朝老板娘装作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如此,清楚了。”
老板娘看着她这张脸犹豫片刻后好心说道:“小姑娘,你长得这么好看以后啊,还是少些出门,听说有些草原人无恶不做,专门强虏年轻貌美的小姑娘。不然,你以后出门还是带着面纱吧”
赵熙听到老板娘的关心和话语,心下一暖,打算多照顾照顾她的生意了。
“多谢提醒,老板娘,你把你这好看的首饰拿出来,我看看挑选几件带回去。”
随后,老板娘便拉着赵熙走到摊子内侧,嘴里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什么,手舞足蹈,“诶诶,过来,给你看看一个我压箱底的宝贝……”
见她从摊子下面取出一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玉佩。
那块玉佩躺在那个古朴的木质盒子里,质地匀称,油脂丰满,一看便知非俗物。
老板娘小声翼翼道,似乎并不希望其他人听到,“小姑娘,我看你与这块玉佩有缘。我愿意以个特别优惠的价格卖给你,这是要其他人我还不舍得拿出来的。”
赵熙毫不犹豫地回答:“好!这块玉佩我买了。”
"哎呀,太好了!我这就为您包起来。"老板娘满脸笑容,小心翼翼地把玉佩放入包装中,细心打包然后递给了赵熙。
赵熙将玉佩收好便回了客栈。
打算将这一趟出来的收获,和兄长与师父分享。
夜色浓重,朔方郡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偶尔的几声犬吠在沉寂的夜空中回响。
一阵阵马蹄声,打破了朔方郡的沉寂。
金溪客栈之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经过一整日的侦查,苏合急匆匆赶回来,将情报报告给阿伏于如罕。
“如罕,再有两天,伊稚斜派来取大晋和盟书的使团以及大晋献给伊稚斜的贡品便将抵达朔方郡,两军在一同进入草原。”
阿伏于如罕:“好!跟我预计的时间差不多。我今早已经通知阿伏于部落,这会乌云先生应该也以收到信了,让他们派遣精锐部队前来。届时,我们将动手夺取和盟书。”
苏合惊讶道:“你早就猜到了,所以一早就飞鸽传书回部落。”
阿伏于如罕颔首道:“有大致的时间。”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内,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在另一间房中,气氛不像那边轻松反而显得格外严肃。
“殿下,”宇文将军严肃地向赵熠兄妹二人汇报,“我刚刚得到消息,伊稚斜派去取和盟书的使团和贡品将在两日后到达朔方郡。不知殿下有何打算?”
赵熠和赵熙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要盗取和盟书。”
宇文将军略显疑惑,“为何?这份和盟书并非什么特殊之物,他们若想和盟,即便我们盗走,他们也可以再写一份。”
赵熙说出内心猜测:“师父,这份和盟书绝不寻常。若非如此,草原之人何必派遣军队远道而来护送。”
赵熠点头表示同意,“熙儿说得对。我猜,这份和盟书里一定隐藏着重要的秘密或者信息。”
“好!就按两位殿下的意思,两天后行动。”宇文浩恺果断地支持他们的计划。
“嗯,熙儿、将军,我们明天再讨论具体的行动计划。今晚大家早点休息。”赵熠安排完毕,众人便各自回房休息。
晨光初现,赵熙再次踏入朔方郡的街道,发现整个朔方郡街头巷尾,挂满了灯笼。
心下疑惑,便走向旁边的一家店铺,向店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板,今天是什么特别的节日吗?为什么街上这么热闹?”
店主抬头看了她一眼,笑容可掬地解释:“小姑娘,看来你是头一次来朔方郡啊。今天是我们的花灯节,晚上会有举会灯会,全朔方郡的人都会出来一起庆祝。”
赵熙听后想去第一天来的时候是一名百姓说过这里要举行灯会,这几日忙着探查有用信息,便没放在心上。
作为皇宫中的小帝姬,她从小生活在宫中,对民间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大多是从太傅贾谊的讲解和宫人的闲谈中得知,从未亲身经历过。
但此刻,她的心情已不如往日那般。
向店家告别后,便回了金溪客栈。
夜色下,十里长街,灯火通明,热闹的集市中,叫卖灯笼的声音此起彼伏,
各式各样的灯笼照亮了整个朔方郡
“熙儿,今夜朔方郡内正举行盛灯会,你何不出去走走,感受一下这边的气氛?至于明日的行动安排交给我们来准备就行。”赵熠望着赵熙,言语关切地向赵熙提议
作为兄长,他实在不忍,赵熙整日郁郁寡欢,小小年纪承担过多,想让她多出去走走散散心。
“是啊,你也该出去好好透透气了。明日行动计划交给我和殿下。”宇文皓恺也一同劝解着。
赵熙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感受到他们的关心。
她知道,因为这段时间自己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变得越来越沉默,他们十分担心她。
于是,赵熙为了让他们放心并且也不想辜负他们的好意,轻声道:“好,那我就出去走一走,行动计划便交给你们。”
赵熙离开,回自己的房间去换了一身舒适的衣物。
灯会上,朔方郡的百姓们面容都洋溢着欢乐与幸福的笑容。
赵熙身着一件黄色长裙,裙摆上的蝴蝶图案在灯光下显得栩栩如生。
腰间挂着前日购置的玉佩,整个人显得温婉而优雅。
她漫步在热闹的街市上,心中的仇怨与悲痛暂时被放置一边,只去享受这一刻的平和与安宁。
赵熙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这片灯海之中,片刻间短暂的忘记了复国的重担与纷争。
这一刻,她仅是一个简单又普通的女子,望着眼前朔方郡的百姓们欢声笑语,赵熙在内心默默许下愿望。
希望朔方郡的这份温馨与美好能够长久持续,也愿朔方郡的百姓永远享有安宁与幸福。
一旁,在这热闹的氛围中,一份情愫即将在阿伏于如罕的心中悄然滋生,愈加浓烈。
赵熙手提花灯,在河堤上缓缓行走,收回了刚才的沉醉,此刻心神早已飘向了远方,浑身散发悲伤的气息。
“放河灯了,放河灯了,今日放了明日扔。晦气都流尽,福泽吉星临。”一位小贩在河堤旁高声叫卖着
看到赵熙走近,他热情地问道:“小姑娘,你要放河灯吗?这河灯啊,是我们对过去的敬仰,对未来的憧憬,对亲友的祝福,对家园的守望。”
那名小贩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的自豪和自信,对于买河灯的人来说,这河灯承载着他的骄傲和尊严。
赵熙看着小贩手中的河灯,陷入了沉思。她轻轻说道:“我要几个河灯。”
小贩高兴地说:“好勒,我给你拿几个做工最精细的。”
拿到河灯后,走到河岸边上,赵熙点燃了蜡烛,小心翼翼地放进灯罩里,最后轻轻地放入河水中。
这一刻,她的思绪万千,眼眶里泪水打转。
河灯寄托着赵熙对亲人的思念、对亡国的悲凉、以及对复仇的决心。
她将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这盏河灯上,让它带着她的思念和决绝,随着河水漂向远方,寄托给亡故之人。
在一侧的断桥上,阿伏于如罕目睹了这一幕。
从一开始,他的目光就被赵熙吸引,立刻认出她是在金溪客栈里遇见的女子。
在灯光下,她的脸庞在阴影面带着一种神秘的美。
然而,那脸颊上的泪痕却触动了他的心弦,让他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怜惜。
不知她经历了什么为何会看起来如此悲伤?
阿伏于如罕虽外表刚毅性格果断,但此刻内心却十分柔软。
她就像一只细针,轻轻刺入他的心房,唤醒了他从未有过的情感。
他缓缓走向赵熙,每一步都十分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她。
当阿伏于如罕轻步来到赵熙的身后,鼓起勇气想要打招呼时,赵熙却突然起身准备离开,并未察觉到他的存在。
他曾想伸手拦住她,却又怕惊吓到她,最后还是忍住了,他只能默默望着她离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