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藏不住

繁体版 简体版
偷偷藏不住 > 古代发家日常 > 第124章 第 124 章

第124章 第 1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一大早,白杨、白松、白杨三兄弟便早早收拾停当,匆匆吃了几口早餐,坐着白银赶得驴车到了县学。

依照惯例,春试揭榜后的次日上午,由全县官府一把手县令主持,县学一把手县教谕负责协办,召开庆祝大会,回见全体新秀才,以示勉励。

白家三兄弟一起第一次参加考试,又一起考中,年纪又轻,白杨十八,白松十七,白杉十四,也都长得又都周中,尤其白杉白白净净的,一点土气也没有,在一众秀才里鹤立鸡群。

县令大人自然也不能免俗,又加上本就听老丈人跟他说过给白玉兰三个兄弟做了保人,白杨还这样运气好,他更是要一探究竟,看看这白家顺这个杀猪的,怎么就能生养出来这样好的儿女。

于是,他跟教谕一起,按着考试成绩顺序,一一亲切回见新秀才,然后才让他们自由活动,然后拉着白家兄弟仨,问东问西问个不停。

白杨嘴笨,白松沉稳,倒是白杨年纪最小长得最好,又之前跟白玉兰去见过郑老头儿,话说得就很溜:“之前我有幸跟我家妹妹一起见过郑爷爷,今日又与我两个哥哥一起见到了县令大人您,真是不枉此生了。”

“哈哈哈,小小年纪,就不枉此生了”,虽然知道这小子说的假话,但是县令大人听了也乐不可支,“倒是跟你妹子一样巧舌。”

“不错,希望你们兄弟以后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县令看教谕向他示意,结束了这场对话。

“我们以后定谨遵县令大人教诲!”三兄弟齐齐弯腰下拜。

然后县令大人就发表讲话,然后宣布开席。

一个时辰后,所有人都经过一场饭局也都一一认识了,谈的来的,或者家境相似的,又或者脾气相投的,还有距离近的,都有了自己的小圈子。

刚入席时,见谁都叫同年(不知道谁起的头儿,他说是那些同一年考中的都会互称“同年”,也学着喊起来)的时刻,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白杨他们兄弟三个与新结交的朋友互道分别后,便匆匆赶往县衙那边去了。

本来白杨是要自己去的,本来也只有自己“受益”,两个弟弟不去也没关系的,但是弟弟们说要一起去,他也就带上了,反正近来家里也没啥事儿,去北边沿路看看风土人情也不错,书院的夫子们都是这样教的。

于是,白银很快接上昨日去老秀才家送信儿的衙役,载他们四个人去了老秀才家。

老秀才家

他们家里刚出完殡,自家人抱在一起痛苦他们悲惨的命运,尤其老秀才的大儿子哭得最惨。

从小他们兄弟从小没吃过饱饭,都是他娘含辛茹苦养活他们几个,还要供他爹读书考试,等他们长到十四五岁,就也早早出去给人扛活赚生活费,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够娶媳妇了,她娘死了,买了棺材入了土,钱花完了。

他爹是个凡事不沾只会读书的人,他是指望不上的,面对嗷嗷待哺的幼弟幼妹,他也只能擦擦眼泪,继续赚钱养家,供他爹读书,考了二十多年了,也只好继续考了,一旦考中了就能翻身了。

果然,他这咬牙坚持快十年,昨日,他们家终于等来了喜报。

不仅左邻右舍都一改往日嘲笑的嘴脸,纷纷捧上笑脸和礼物,就连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村长和村里首富都亲自来贺喜,送了他爹不少银钱。

结果,乐极生悲,他爹先是高兴地跳来跳去,人都以为他开心坏了,也没在意他的失礼,谁知,那村长和首富前脚走,后脚他爹忽地就口里喷出一口老血,然后硬挺挺倒在了地上。

郎中请了好几个,都没救回来,村长和首富知道,也来收回送的礼钱,还好他们还有点良心,还留了十几两银子,给他爹买棺材出殡,毕竟他爹也算是全村几辈子以来第一位秀才呢。

现在出完了殡,他们兄弟仨,三个光棍(妹妹去年嫁出去了,收到的彩礼请人给他爹作保,加上考试准备,都花掉了),家贫如洗,无父无母,以后可怎么过啊,呜呜呜,三人抱头痛苦着……

“叩叩,有人吗?”白杨敲门,其实他家根本没有门,他们兄弟仨也看见了院子里抱头痛苦的三兄弟,出于礼貌,他抬手敲了敲门框,发出声音。

“有人!”老秀才的大儿子反应过来,这是有人来了,赶紧撒开两个弟弟,让他们快点收拾一下,自己也背着门口先拿袖子胡乱摸一把脸,这才转过身子,走到大门口迎人。

“请问,这里可是段寿段秀才家?”

“是是,段秀才是我爹,你们是?”

“我们是他的同年,也是今年考中的秀才,听说段秀才不幸去世了,我们问了人找过来,想祭拜一下他。”

见白杨一副年纪轻轻的模样,比自己二弟好像还小,他身边两个年轻人跟他有些相似,旁边赶车的也是像一家人,不由警惕起来:莫不是知道村长和首富给我爹送钱,来抢劫的?

“你们都叫什么名字?认识我爹吗?”同样觉得不理解的段秀才的两个小儿子,也跑了过来,其中一个大着胆子质问道。

“我叫白杨,这两个是我的弟弟白松和白杉,我们仨都跟你们爹是一起考的秀才,你们可以去县衙或者县学去问的。”

看他们又去看白银,白杨只好继续解释道:“那边那个是我家哥哥,他叫白银,跟我们一起来的。”

“哦,那你们说来拜祭我爹?”段老大这才松了一口气,再次确认来由。

“是的,这是我们的奠仪”,白杨说着从怀里掏出来一个白包,里面有十两银子,递了过去。

他们家里商量了一下,还是拿钱最合适,毕竟,段寿是考中后死的,埋葬的时候定然不能随便,那他家里定然要花不少银钱,听说是也是村里的,那定然不富裕,有了这些银钱,他的家里人总能好过些。

“谢谢!”段家三兄弟怔怔的看着白杨,泪水再次决堤,谁能想到,他爹死了,还有人能送钱来,而不是要回去啊,这三个年轻秀才可都是大大滴好人啊。

“天热,我爹上午已经出殡了,你们跟我来吧”,段老大将收到的白包递给一个弟弟,自己则带着白杨他们去他爹的坟上祭拜。

第二日一大早,白杨、白松、白杨三兄弟便早早收拾停当,匆匆吃了几口早餐,坐着白银赶的驴车去了书院。

依照惯例,春试揭榜后的第二日应当拜谢师长。

因为书院有点远,他们下午半晌才回来,就好好歇了一夜。

第三日一大早,白杨、白松、白杨三兄弟便早早收拾停当,匆匆吃了几口早餐,坐着白银赶的驴车,跟着白玉兰一起进了县城,拜会郑老头儿,当名感谢他做保人。

中午,郑老举人留了饭,饭后说了会子话,郑老头儿去午休了,他们趁机盖茨回家。

一家人终于好好聚一聚,歇一歇。

第四日一大早,全家早早起来,全副武装往花田里去了。

红花开了,正到了该采收的时候,而采收的最佳时刻就是清晨太阳升起前的一两个时辰。

辛辛苦苦累了一天,大家在白家顺家门口的打谷场上吃完饭。

虽然所有人都快累瘫了,但是心里却美得很,今年第一次采收,才摘了一天,摘回来的花“比去年全部摘都多多了,至少是去年全部摘回来的十倍吧,得有?”

面对白亮的疑问,白玉兰肯定地点点头。

“你可真会漏能,去年才种多少地,今年又种多少?”白光说着,给他弟一个后脑勺来一个忽闪。

“嘿嘿,“白亮也不在意他大哥打他,挠挠被刚才被扇过的地方,他又继续问,”那,兰兰,今年你能染多少匹布啊?”

“应该能有几百匹吧。”白玉兰随口胡乱说了一个数字,她也没仔细算过来着233333

我去!

在场所有人都呆在当场:我咧个乖乖,几百匹红布,那得能赚多少金银啊?去年听说只染出来几匹布,就得了皇上他老人家几千两的银子呢。

大家根本记不清楚皇帝送来的金子和银子的数额,是结清迷彩服制作费,加上去年进献的红布的赏赐,再加上今年即将染出的红布的一部分定金,总共的金额,他们只知道今年二月初,皇帝赏赐了白玉兰几千两金银,便都当做了红布的钱。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今年种了三十亩的红花,随便给也有几千两,等皇帝那里派人拉走需要的数量,剩余的定然一匹难求,肯定能卖不少价。

现在的问题是,晾晒红花的场地怕是不够,这几日收的花,已经把自己家里快放满了。

但是今天一天只采收了差不多十亩地,全部采完估计还得两天,明天采摘回来的都该没地方放了。

而且,才回来以后,晾晒也成问题,必须得赶在下次摘花前,把这些已经采收回来的处理好了,腾地方给下一次新采收的花,这最多也就七八十来天时间。

真是愁人,之前咋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呢,白玉兰一想到这里,吃饭都吃不好了,众人就见她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筷子,却看不见她动起来夹菜或者往嘴里送饭,赶忙叫她回过神来吃饭。

也是,先吃饭,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她这两天想出来办法就成了,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想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