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安仰躺在床上,却并无睡意。
眼下的局势对她无利。
宣璨野心勃勃,宣玖尚且年幼,即便有皇帝属意,最后谁输谁赢也不一定。景玉说得对,她不会因为看到宣玖继位就笑着殉葬的。
穆安翻了个身,她之前猜测穆钰、周贵嫔和景玉在打复国的主意,现在静下心来想想,晟国亡国十六年,一无军队二无能臣,单凭一个皇室男丁如何能复国?
从古至今从无亡国复辟的先例,可若不是为了复国,他们又和堂兄联系做什么?
她看得出景玉并没有将全部事实告诉她,这个宦官一定是有自己的谋划,她不能白白做了别人的棋子。
从前在郡主府时,穆锦和窦怀总是将她当做小孩看待,如今故人离散,这些东西她越快学会越能保护好自己和想保护的人。
第二日天色还早时,穆安睡得正迷糊,妙环急急忙忙将她叫起,说是来了内务太常那边来了人。
穆安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状况,身体就赶紧起身了。
那个内侍也不避讳,干脆进了内殿,隔着一层纱帘道:“启禀娘娘,陛下口谕,通知各宫明日前往太昭国寺参加祈福法会,请娘娘早做准备。”
“明日?为何这么突然?”穆安被突如其来的状况搞晕了。
“这就不知道了,奴还要去别的娘娘处通知,先告退了。”
脚步声离远,听到这个消息穆安喜上心头,根本克制不住自己的笑意,穆锦此刻正在大昭国寺,本以为此生无缘再见,偏偏就这么巧。
等人走了,春棠上前一步悄声说道:“婢子打听到,好像是陛下做了一个梦,梦到真龙向西,怕对此番召国北上不利,所以临时备了一场法事,宫中妃位以上的嫔妃都得去。”
真龙向西,北上不利,穆安回味着那日她在贞妃宫中午寐时做的梦。
穆安直起脊背,床前的纱帘让屋内的人看不清她此刻的神情。
宣璨、小玖还有堂兄……乱世角逐,天命真的会应这几人之一身上吗。
翌日,穆安起了个大早。祈福祭祀的衣服昨日下午就送来了,这么一套梳妆的流程下来较之她封妃那日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京城到太昭寺路途并不远,皇家的仪仗队宛如一条流光溢彩的长龙,蜿蜒而出,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跪拜。
“怎么不见贵妃娘娘?”穆安凑到贞妃耳畔小声道。
召国后宫只有四位妃位以上的嫔妃,还有破例前来的郑昭仪和三公主宣珑,但却不见地位最尊的的赵贵妃。
“听说贵妃今日病了,祭祀主持的事交给了沈庆妃。”贞妃看起来有些失落,不知是因为沈庆妃排在她前头还是因了皇嗣中独独少了五公主。
“怎么不是太后?”穆安有些好奇,召国无后,贵妃代行皇后职,就算贵妃无暇平日里协理六宫的也是王贞妃,怎么突然轮到沈庆妃了。
贞妃笑了笑,似是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祭祀主持要一个时辰,太后年事已高身体吃不消的。沈庆妃的父亲手里捏着户部,现在召国和北楚这战打得是正需要钱的时候,还得多多倚仗他呢。”
穆安伸长了脖子看向远处仪车上的女子。
庆妃的发丝被精心梳成繁复的发髻,上面点缀着几朵牡丹样式的珠翠,随着车行的轻微颠簸轻轻摇曳,好看的紧。周围随行的宫女与侍卫们步伐整齐,神情肃穆,更添了几分庄重之感。
她与庆妃没有过交集,也不知对方是个怎样的人。
穆安只与贞妃说了几句话,剩下的时间都沉浸在说不定能见到穆锦的期待中。她今日特意戴了好多只手镯在小臂上,都藏在袖子里,若是能寻着机会塞给二姐姐那就最好不过了。
今日是皇家的祭典,时间匆忙,太昭寺并没有太多多余的布置。随着一声悠长的钟鸣,皇帝身着龙袍,头戴冕冠,站在他身侧偏后位置的是沈庆妃。
她们和太后还有其余的官家女眷都站在外殿。穆安悄悄地环顾四周,盼望着能寻到二姐姐的身影,却见着几个男子姗姗来迟。
为首的正是宣璨,他身侧的是穆安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四皇子宣珲和不曾见过的七皇子宣珏,小玖则是由嬷嬷抱着。
几人在她们身侧一一站定,宣璨在人群中一眼看见穆安,面带笑意毫不避讳地盯着她。
穆安偏过头不去理睬。
反而刚刚匆匆一瞥注意到七皇子,这孩子目前虽是身量不高却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气度,如今沈家得势,宣珏也是不可小瞧了。
又是一声悠远的钟鸣,众人齐齐跪拜叩首。
皇帝先行插上一炷香,沈庆妃紧随其后,高台上的高僧开始念叨着冗长的经文。
外面日头正热,即便是她们站在阴凉处,穆安也被这繁琐的吉服弄得浑身难受。
“娘娘请。”穆安身后的一个女子递上一块手帕。
穆安意识到自己怕是妆花了,便也笑着接过。
“妾身是广王妃,左统领韩光的孙女,见过娘娘。”女子自报家门,又俯身向她行了一礼。
闻言穆安擦汗的手微顿,这便是广王妃了。
广王是诸位皇子中唯一封王立府的,穆安想到自己差点就要和眼前这个女子姐妹相称,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谢过广王妃了。”
韩氏生得娇俏,看上去也是个识趣懂礼的。
穆安将手帕递回,又瞥了一眼宣璨,见对方正一脸凝重地看着祭台的方向。明明可以抱着美娇娘老婆孩子热炕头,却偏偏要做忤逆杀头的事,当皇帝真就这么好吗。
台上的高僧正絮絮叨叨个没完,钟声一声接一声地回荡在空气中,这时,四周传来一阵沙沙的轻响。
穆安起初以为是自己听错了,紧接着又以为是风吹树叶的声音,却见四周并无风。
众人也都听见了这不明的响声,纷纷好奇地四下张望。
忽然,一群鸟儿猛地从祭坛旁的树丛中振翅而起,叽叽喳喳地开始在人堆里横冲直撞,叫人毛骨悚然。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心头一震,好几个女眷被吓得跌倒在地,原本庄重的场面瞬间乱作一团。
穆安也险些摔倒,还是身后的广王妃眼疾手快扶住她。
“怎么回事?”太后厉声道。
“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群鸟。”贞妃的语气有些慌乱。
鸟群在空中盘旋振翅,却并未飞远,依旧停留在祭坛上空。这等异象,尤其发生在祭坛前,怎能不让人多想。
众人开始纷纷议论,甚至连前来参加祭典的大臣们也低声交头接耳。
正当这时,一只毛色艳丽的大鸟不知从何处窜至祭台之上,鸟身浑身赤红,尾羽极长,羽毛在阳光下闪烁如火,叫声清脆悠远。
那只大鸟缓缓踱步,一边鸣叫,一边环顾四周。原本四散飞翔的鸟群顿时调转了方向,整齐划一地朝着一个方向盘旋。
大鸟又叫了几声,鸟群不再四处乱飞,迅速整队朝远处飞去,最后只剩这只神秘的鸟停留在原地。
这场变故来得快,去得也快。祭坛上剩下的那只大鸟振翅清鸣,姿态威仪,气韵非凡,神情和动作无不与传说中的神鸟相契合。
“是凤凰!”
“一定是祥瑞。”
“什么真龙向西,明明是天佑召国。”
台下议论声此起彼伏,紧接着,众人齐声高喊起“天佑召国”的口号,声音震天响。
穆安忍不住一笑,算是看明白了搞这么一出的目的。若不是这世上寻不到长相似龙的动物,天上飞的就一定是神龙了。
祭台上的帝王挥手示意,众人的高呼声渐渐停下,所有的目光和注意力都聚焦在他身上。
“凤凰者,百鸟之王,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其现于世,必主天下太平,帝王圣明。”
皇帝的嗓音低沉,他的语调虽不急促,却字字铿锵,让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
“召国正欲挥师北上,征伐北楚,成就千秋伟业!如今天降祥瑞,佑我大军!我朝上下一心,将士用命,又有上天垂怜,何愁不胜?”
他话音刚落,台下的众人便开始高呼万岁,好像真的是天命所归。
这时,原本在地上安静踱步的凤凰突然展翅高飞,羽翼如风,迅速腾空而起。
它在空中盘旋,久久不肯离去,仿佛真是天降祥瑞在回应着召唤。众人见状,纷纷心生敬畏,士气也随之高涨,呼喊声愈加激昂。
然而,正当人们沉浸在这一奇观中时,凤凰的动作却突然一变。它忽然俯身,像一道火焰般直直冲向下方,目标明确——朝着皇帝身侧的沈庆妃扑去。
沈庆妃在慌乱中连连后退,又下意识地抬起手臂去遮挡。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只凤凰竟稳稳地停在了沈庆妃的胳膊上,安静地依偎在她的身旁,甚至用喙亲昵地蹭着沈庆妃的脸颊。
人群先是安静,紧接着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凤凰落到沈庆妃身上……”
“召国还没有皇后呢……这凤凰……”
穆安看得愣了,隔着老远她也看出了皇帝此刻的表情有些难看。原以为这是皇帝为了鼓舞士气唱的一出无聊透顶的戏,但现在这出戏变得有趣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