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藏不住

繁体版 简体版
偷偷藏不住 > 国宝女两眼一睁就是建设祖国[快穿] > 第18章 黎明即起(17)

第18章 黎明即起(1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丁权琛的报道详细指出了看守所的警员两面派,威胁学生,学生们的伤及身上长满的红疹子都被视为在看守所未妥善安置学生的证据。这份报道立刻引得趋于平静的事件化身翻滚的油锅。

随着国际形势转好,11月11日德签署停战协定,宣告着战争即将落下帷幕。政府急匆匆地以此为借口释放了被关押的学生。

11月21日,在学生被关押了23天后,迎来了释放。

学生们说说笑笑,尽管看起来消瘦了不少,但整体精神状态都还不错。

大门缓缓地打开,里面的众人还没出来,门外就先一步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叶子夏激动的抓着文修道的手臂,跟着身旁人一同高呼。

叶家势力强,王慈桉早就认出了叶子夏,逮捕时故意遗漏了她。

文修道开心之余还有一丝愁虑,陆语嫣已经被送出国的事情,他还没想好怎么跟路圣语开口。

等学生们一出来,大家簇拥着他们,称赞祝福的话纷涌而至。

黎简和路圣语看了人群许久都没看到朋友,原来叶子夏见文修道被挤得脸色难看,便带着他往人群外退去。

叶子夏寻了处高地,不停的朝黎简挥手示意。

终于黎简看见了,她拍了拍路圣语的肩,示意挤出去。凭借着灵活的身姿,挤到一半,她回头发现路圣语还被热情的学生围在中间,吐了吐舌头,溜之大吉。

“小简,你瘦了。”叶子夏看见黎简,顿时眼泪就下来了,她紧紧抱住黎简,嚎啕大哭起来,抽噎的说道,“对不起,我让我爸把你也捞出来,没想到他们不让。”

“好了好了,别哭了。”黎简拍了拍叶子夏的背,轻声安慰道,“你看我这不好好的嘛。”

“我这不是高兴嘛。”叶子夏松开黎简,擦了擦眼泪,很快缓了过来。“你家来了好几个电话,我怕你家里人担心,就给忽悠过去了。”

“你骗不了我姐的,她消息灵通,肯定早就知道我的情况。”黎简摇头,心知这次自己肯定会被骂惨的。“不说我了,我们在里面消息闭塞,你们在外面这大半个月还好吗”

文修道的情绪一下子低落,“陆语嫣出国了,他父母似乎对我们有些误解,没告诉我她去哪儿了。”

“不是,你低落什么,该难过的也是路圣语才对吧。”叶子夏先是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一下,接着看着文修道,一脸诧异,“难道你也喜欢陆语嫣。”

文修道有些无语,“胡说什么呢,我是在想怎么跟圣语交代。他托我照顾陆语嫣,结果现在人去了哪儿我都没打听出来。”

路圣语婉拒了同学们的邀约,待人群散去些,找了过来。得知这个消息时,他有一瞬间的失神,但很快便收回思绪,询问起当下的情况。

《少年》复刊了,只是小满依旧不允许传播,仍被列为官方禁书。

国际上,大战将停,华国作为胜利国的一员,有望拿回失地。近日因为这样的消息传出,举国振奋。

政府以此为理由释放了今年因民事案件羁押人员。不过任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去释放羁押学生。

黎简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特别的开心和鼓舞,弱国无无外交,那些国家怎么会自愿将利益拱手相让呢,但她不想在今天这个日子泼朋友们的冷水。

感知到黎简的情绪,叶子夏误以为她是想到自己面临无书可读的情况而失落,立即出声宽慰道,“小简,休学只是暂时的。”握住黎简的手,传递温暖与力量。

黎简笑了笑,没有解释,回握住。“我打算先去一趟北平。”她必须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北平?你去找老师?”路圣语先是疑惑,而后了然地点头,“跟在老师身边学习,不比在学校差。”

一只不知名的黑色鸟儿冲出天空,发出鸣叫。黎简不再过多倾注精力在这个话题上,她难掩眉眼间地疲倦,低声说,“回去吧。”

*

洗漱一番后,黎简躺在床上,只感觉身下的床垫有吸力,让她四肢软绵,整个人昏昏沉沉地往下坠。

这是一艘美利坚的轮船,货仓里装满了“猪仔”。

货仓里的“猪仔”分三类,根据他们的体格,做了详细的划分。航线途径巴古、鲁米,终点是美利坚。等到了巴古,就把这些劣等品以350元买给当地,鲁米要求多,就把中等品给他们,一个“猪仔”480元,强壮的“猪仔”自然要送去建设美丽的美利坚。

要知道“猪仔”的成本才几块,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满载而归的航行,眼前金色卷毛的高大男人露出笑脸,伴随着轮船的鸣笛声,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是金钱的味道。夹杂着海浪、海风而来,深入脾肺,让他沉迷。

不过到底是入行晚了,从前哪需要给钱呀,“猪仔们”傻乎乎地听几句话,倒给钱也要上游轮来。哪像现在,还要花钱买。

黎简看见货仓里人挤人,脚挨脚。他们就像是无生命的人偶,被随意的堆放在一起。

偶尔说话声、砸吧嘴,小心地挪动手脚,仿佛是在轻声地提醒你,说:瞧,会动的,是你的同胞啊。

一声惊雷炸响耳边,黎简从梦中惊醒,随之而来的是暴雨落下的声音。黎简起身将窗户关上,忘了披衣服,被冷空气一激,赶紧瑟瑟作抖地把自己埋进被窝。

华海的气温由九月转凉,往往在十月初就会用上暖炉、汤婆子等物件。牢里阴暗潮湿,好些人感冒了没好,黎简身体倒是不错,没被染上。只是出来后,发现自己格外怕冷。

文修道家的三合院装的是一节节马口铁皮烟筒的西式洋炉子,黎简一个人睡,就想着别浪费碳火,给自己灌了一只暖炉暖被窝。

伸手摸了摸被窝里的暖炉,铜炉表层留着薄薄地余温。漫漫长夜,最终她起身披上衣服,去庭院给暖炉换了热水。

前前后后跑这一趟,黎简人算是彻底清醒了,冷空气伴随着窗外的雨声,透过门缝悄悄潜入,冬天苦长,要待二月初天气才会回暖。

睡不着觉,她突然莫名的想起了刚才的梦,那个梦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但黎简清楚自己梦到的是华工。

自1848年美利坚在加州发现金矿后,掀起了历史上的淘金热,多国的淘金者纷纷涌入美利坚。

随着淘金浪潮席卷全球,华国东南沿海的人民为赚钱谋生远赴北美大陆。

他们到达美利坚后,主要集中在其西部地区。尤其是淘金热兴起的加州,成为华国劳工最集中的地区。他们从事着危险而繁重的工作,开采矿产、修建铁路、开恳荒地、发展农业。因工资低廉,被称为“华工”。

华工固守传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成为当地主要的劳动力。他们使沼泽地变成良田,把加州变为谷仓。逐渐的,服装业、制鞋业、罐头制造业等轻工业和餐饮业、洗衣业等服务业都出现了华工的身影。

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华工们都凭借娴熟的技术和顽强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赞美。

这份赞美包含着资本家对廉价劳动力的渴望,华工是最廉价的,其价格远远低于黑奴的价格,但产出的价值极高,是以非常具有买方市场。

活生生的人在这些资本家眼中是商品,是肥肉,是钱。为逐利,他们效仿15世纪的黑奴贸易,将华国人称为“猪仔”,进行贩卖。

在高额的利润驱使下,外国人又一次开启了苦力贸易,这种黑心的贸易方式便被称为“卖猪仔”。

刚开始一些生活难以为继的国人受巧语哄骗,天真地同他们签订了契约,随时间推移,到后面许多国人是被强迫甚至直接是被绑架而不得已成了华工。

在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华工开始了他们苦难的人生。他们做着最辛苦、最低贱的工作,却拿着一年工资只有差不多八十元的低廉工资,连奴隶都比不上。

一战爆发初期,华国因国力羸弱,没有力量加入任何一方作战的,也没有力量制止任何一方在华国的胡作非为,于是政府决意严守中立。

但很快,政府的奢望被倭国打破,他们的战舰在战争刚爆发不久就出现在青州附近,而德意志又以青州为作战根据地。

尽管华国政府对此多次抗议,但列强仍置若罔闻、我行我素。

倭国对德意志宣战后,不出兵欧洲,反而派其劲旅直赴青州,其狼子野心一览无遗。

为了限制战火在华国蔓延,政府再次让步,被迫在自己的领土上划定交战区域。但列强并不满足,9月2日,倭国军队在东山登陆,占据黄县、掖县;同月26日,倭国又突破华国政府划定的交战区,占领了潍县车站;到10月上旬,遂进据济南车站。德意志也紧随后突破交战区,扩大交战范围。

华国政府屡次抗议,交涉数次,迄未解决。不仅如此,倭国政府反而警告华国:华国方面的任何抵抗都将被认为是援助倭国的敌人,华国必须为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承担责任。

华国处在“中而不能立”的被动局面下,一边讨伐德意志未按约定于交战区作战,一边又照付德意志赔款,惹得协约国不满,他们便合力促成倭国对付华国。

至此政府企图以“局外中立”,避开战火的愿望终成泡影。在此种状况下,迫使政府不能不重新抉择更为切实可行的新方案。

曾经在帝国主义角逐中,华国政府尚可屈辱妥协求得片刻安宁,而到此时,连屈辱的苟安也求之不得了,留给华国的路只有一条——参战。

处于对青州的考虑,及获得财政上的援助,政府决定加入协约国出兵欧洲,然而这样的想法却遭到倭国的屡次阻拦。

为规避倭国阻挠和德意志干预,与协约国有紧密的联系,政府经商议提出了“以工代兵”战略。华工受雇于私营公司,德意志便没有理由指控华国破坏中立条规。

战略一经提出,招募华工工作迅速展开,身体健壮的农村男人和城市无业男人纷纷应征,先后奔赴一战战场,组成一只14万的华工大军。

他们远渡重洋去往欧洲战场,从事挖战壕、修工事、筑路桥、救助伤员、清理战场甚至扫雷等艰苦繁重的战地后勤工作,也要去担负清理荒地一切艰苦劳动,有时会把他们放在战斗的前列,让华工抵挡炮火的危险。

为英吉利远征军服务的华工主要是在法兰西北部多个港口码头装卸军用物资,而整个法兰西北部地区的许多补给站都是华工在支撑。

华工的到来分明加速一战的结束,甚至可以说他们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可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原本应该享受荣誉的华工却被抹去身影,他们的贡献被遗忘,就因为他们是劳工,不是士兵,所以他们失去了应享有的荣誉。

黎简躺在床上,好似又嗅到了战火的气息,那奇异的混合气味,让黎简有些作呕。昏昏沉沉间她眼前浮现出血色,好些人在那条红色的河流中漂浮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