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藏不住

繁体版 简体版
偷偷藏不住 > 单向街 > 第117章 116

第117章 11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嘲笑。后来与妈妈的关系缓和,我又希望这张通知能让妈妈和舅舅开心,让奶奶开心(即使她不可能知道),至于爸爸,他开不开心跟我没关系。我万万没想到它会成为这个家庭欲言又止的东西,妈妈只说“知道了”,没和保姆、阿姨、两个小孩多说,她在照顾他的心情和男人的心情,差距过大的两所学校,显而易见的对比,没有人能对他说恭喜,也就没有人能对我说恭喜。

但庆功宴仍要办,学校的老师都要请来,家里的生意对象更要请来,平日的商业伙伴也要邀请,舅舅特意租了个大场地,请了好几家饭店的高级厨师,我还在想如何避免他的尴尬,照顾他的心情,他已经陪着我妈妈忙前忙后,什么订请柬写请柬安排回礼确认客人名单,没有他不跟着忙的,他不回避任何事,有时比妈妈更细心,反复核对每一个细节,招福拿到请柬私下对我嘀咕:“我师父对你太好了,我怎么遇不到脾气这么好的。”

我想祝他赶紧失恋,烦死了。

宴会当天风平浪静,妈妈游刃有余,说我不过学习努力,其实才华有限;说他分数明明很高,却一心去喜欢的专业,是个实心眼又有远见的孩子;旅馆阿姨也夸了他很久,说他天生是学心理的材料,和他谈一次话“茅塞顿开”;舅舅第一次见他倒也没给什么脸色,平心静气地聊了几句。满场觥筹交错中,他和我一样穿着齐整贴身的礼服,却像枚单薄的书签掉落在满纸声色的不属于他的书页,我的热闹令他分外冷清,我的成功令他加倍失败,他在我的世界孤立无援,我却不牵他的手,不带他逃离。此时的我即使站在他身边,也只会令他更难堪。

我想带他离开,不,我想离开,带着他。

我没有失去对危险的直觉。

我们在悬空,我们就要摔下去了,我们即将四分五裂。

他的眼神越来越空,身体越来越空,再不做点什么,我们的关系会被现实碾碎,他妈妈出走带来的余波,我的家庭看似接纳实则强势的排斥,我束手无策的默许,他日渐空虚的愿望——他说过他必须进入我的世界,必须站在我的身边,过去他这么做了,后来他也这么做了,但他的妈妈把他的底气抽走了,我失职而无能,根本补不进对应的东西。我们明明每天一起睡一起醒,我每天给他发消息,我们依然拥抱缠绵,他天天对我笑,可我知道我们的关系在改变,他那种缠绕式的照顾不见了,在我家里太多人在照顾我,太多往来的人恭维我,他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和我一起享受,这让他无所适从。

我们不能继续在空中踏步了。

我想马上去大学,马上离开这个家和这个城市,可外地的象牙塔就能帮我们挡住现实吗?不,情况也许更糟,那两座象牙塔高度不同,也许造成另一种心理悬殊。他依然会努力,依然会爱我,但一个完全空掉的人能爱多久?

我真想在众人面前牵起他的手逃掉。

但我不能逃。

我有什么资格在这个时候离开?我挑不出妈妈的错,她连送老师的礼盒都分了截然不同的两份,一份自己送,一份那男人送,分别写我们两个的名字。礼盒的内容不分轩轾,能考虑的她全考虑了。甚至舅舅也没为难我,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出席,还有那位老保姆,她也准备了一份价格不低的礼物——但这礼物却像一声警钟,她从自己的零花、出租中生下来一大笔钱,买下来的礼物放在一众礼物中却不值一提。这就是他的心情,这就是他看到的自己。

我呢?过去我在一堆错误里把自己当一个最大的错误,现在我被一堆正确反衬得像一个最大的错误,

最后我没有勇气带他离开。

回到家,他偷偷准备了两小瓶酒和一些烟火棒,说要单独庆祝一下,两个小孩和他们的父母加入进来,烟火闪亮中,每个人都在笑,我也在笑,我知道他在强颜欢笑。

是我把他逼迫到这一步的?

是他必须承担自己的选择?

我确定我不会马上失去他,但如果我再不做点什么,再继续任由他一个人承担一切,我一定会失去他。

第二天我抽空给师兄打电话,接通便问:“师兄,心理医生会有心理疾病吗?”

师兄好脾气地“嗯”了一声。

“如果心理医生患有心理疾病怎么办?互相看病吗?”我问。

师兄慢条斯理地给我科普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误区,给我讲病理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区别,他以前当家教就是这么个讲法,先铺个大海再讲怎样捞针,但今天的我心浮气躁,没耐性听下去,我恨不得马上有人告诉我怎么办,怎么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怎么才能让我们——让两个历尽磨难的人过几天安宁日子,我们到底招谁惹谁了?为什么全世界都跟我们过不去,坏也过不去,好也过不去。

我直截了当地请师兄分析他。

师兄有求必应。

“他非常特殊。在我遇到的所有人中,他是情感需求最高的一个。”

“他把感情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不奇怪他报那样的志愿。但男性长期的生物角色和社会定位首义是掠夺资源,他自己也会有心理落差。抛开学校不谈,他心里会有长期的心理质疑:这么重感情对不对,符不符合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这种认知落差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性格患得患失,显示出某种软弱;二是极度没有安全感,哪怕他非常优秀。”

“但他也是我认识的人中自我调节能力最优秀的那一批,他会寻找平衡,也懂纾解情绪,你没必要这样着急,给他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他靠他自己就能完成成熟心理的转变。”

我哑口无言。

师兄说得都有道理,也说了一些我从前没考虑的视角,结论合情合理,想想妈妈和那男人的婚姻,妈妈说过男人会“自我消化”,妈妈也在努力体谅对方,从现在的情况看,男人固然心有遗憾,却也很难发现他对妈妈有何不满,男人不是靠忍耐生活,而是享受着富裕的身份,能干的妻子、优秀的儿女和美满的家庭。

我不怀疑在一般情况下他也能做到这一点,所谓的一般情况是指他要娶一位富家女,我不怀疑他会比他的父亲做得更好,兼顾他的妈妈、岳父岳母、妻子和社会关系,因为他比他父亲更优秀。

但我能对师兄说我们两家那源远流长的烂摊子吗?我能说我和他从校园暴力到家庭恩怨的一波几十折吗?我能说他和他的妈妈冷战打骂互相报复现在近乎不相往来吗?或者说说我们看似接受祝福其实已经站在危险边缘?我不能对任何人说,不能说的结果就是任何人,哪怕专业的师兄也别想做出最客观的分析。我得不到想要的建议。

我不甘心,又给尖嗓子打电话。

我想了解所谓的“自我消化”,尖嗓子对班花的执念根深蒂固许多年,后来他的确想开了,他不再想报复,不再憎恨他所谓的“情敌”,不再敌视他人,他开始注重自我,开始为他人考虑,他变回他最初的样子,不,比最初更好的成长后的样子,而且他依然喜欢班花。仔细想想这个结果太不容易了。我想知道他是怎么“想开”的。

“现在想想,所谓的想开可能不是想开,而是看到的东西多了。”尖嗓子的嗓子仍然尖利,但他说话流畅了许多,“挫折感特别大的时候,想做什么都力不从心,爱情没指望,成绩没指望,活着好像也没多少指望,那个时候他不断给我分享一班的学习资料,后来你又给我做学习计划,真的是拉了个我一把,最重要的就是那个鬼打墙的状态,自己觉得无路可走,有人真的拉了一把……还有后来……所以我一直挺感谢你们……”

尖嗓子和我一样不太会表达,但他聪明,对我们的现状也更了解,他言简意赅地说了他能提供的唯一的参考建议。

“你要是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他说。

“谢谢,你也一样。”我说。

放下手机我依然迷茫,拉一把?我怎么拉他一把?我没把他推下来,他自己跳下来的,谁来拉我们一把?我的妈妈连我的同性恋人每天住我房间都接受了,还整天带对方学这学那,我叫苦?要脸吗?

但我怀疑妈妈和他妈妈采取同一种方法,既承认又否认,表面上接受再把难题全部推给我们,不动声色站在旁边看两个菜鸟手忙脚乱,进退失据。他很快就会力不从心,他一个人不可能支撑整个现实,而我不知道怎么支撑他。比起他,我反而更了解如何支撑他的妈妈。

他妈妈那边和我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她面对竞争,多年努力让她的英文水平不差,阅读有难度的医学资料不成问题,但她总是不自信,不论写了什么材料,哪怕最简单的,也要给我看了才能放心。我必须随时帮她检查和增减,还要不断鼓励她。我知道她正打着退堂鼓,负责培训的两个高大美国人让她害怕,纯黑的肤色令她陌生又困惑,身边一群年轻人的年龄优势最让她忧心,我不得不做那些我根本不擅长的事:一次次强调她的优势——多年工作经验、细致入微的性格、和病人的交流几乎没有障碍、擅长和人配合、极好的纪律性和服从性。我甚至跟她强调她有一张一眼就令人信赖的脸——这辈子我第一次赞美女性,竟然不是夸自己的妈妈。

我可以趁机劝她留下,她留下就能暂时解决我和他的问题,她现在对我已经没有最基本的敌意,她已经开始信任我,我可以冠冕堂皇地劝说她换一个没那么危险主要是没那么远的工作,但我做不到,我依然认为鼓励才是最负责的做法。

他不置一词。

我想他一定猜到我在做什么,他可能看到了我和他妈妈的某些交流。有一次我不得不给他妈妈打电话解释一些要点,我躲在卫生间压低声音,出来时,明明去了客厅的他就在门外,不知听到多少。

再被他碰到几次,我大概不再是“我妈离开我”的帮凶,而是罪魁祸首。

他在忍耐,他在接近某个临界点。他已经许久不拿我的手机检查,许久不说“气死我了”,有女生留言给我告白,我故意说给他,他毫无波动。和我在一起他经常走神,也许他不想专注于我,避免对我发火。我却恨不得他像以前一样握紧拳头红着眼睛,一股脑对我发泄心里的不满,把心里话说出来。他在努力履行他认知中的爱人职责,他要留在我身边,他要进入我的世界,他要与我比肩,但这件事的难度远远大过进入高中班委会。

他睡不好,不是睡不着就是做噩梦,他说自己太忙了睡眠不好。

他工作,他学习,他去驾校路上背我规定单词,他明明每天努力,却发现这件事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他身后已经没有退路,徒留一个尚有母亲背影的空格子。

他潋滟的眼睛正在破碎,像一张结满露水欲滴未滴的蛛网,就快要兜不住我的形象。而我思前想后,每一句话都怕得罪他刺伤他,每次想和他谈话都被他用理解或回避拒绝,我想说的他全知道,我们之间没有误会,有的只是他的体谅和我的无能。我明知道他又在重复“忍—躲—继续忍—爆发”这个模式,却没法阻断任何一个过程,难道我要祈祷他一直忍到收到另一张入取通知的那一天?我不看好,没有强烈的感情支撑他坚持不下去,而我、我的家庭、我们的差距每时每秒都在消耗他对我的感情。明明没有多少天,我和他却一天不如一天,我找不到办法,只能看着手机日历希望赶紧开学,暂时离开这里再说。

这是逃避。我越来越没用了。我什么时候有用过。

他同样逃避,为了避免与我深入谈话,他连拘谨都忘了,迅速在我家找到一个个挡我的格子:必须完成某个企划的书房,关爱弟弟妹妹的儿童房,和妈妈谈话的大厅,有时他宁可躲进阳台帮做家务的阿姨晾衣服,等两个人回到房间,不是太累就是想抓紧时间亲热——后者由他带动,这件事也可以做为逃避工具吗?

但他潋滟的眼睛说了很多话,说他理解我,说他不想迁怒我,说他不想跟我吵架,说他可以自己解决。有那么几个瞬间,时光蓦然错位,我们还在校园里、教室里、课桌旁边、西墙下面,他的眼睛欲言又止,逃避,继续逃避,那时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他,那时他确定我们不可能。

我们难道正退向原点?不,我们明明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莫非我们的街道不是一条直线,只是一个圆圈,我们绕了一大圈正在重新接近原点?

因为我们又有了没法解决的问题?

到底我太无能还是他太懦弱,还是我们都太可笑?

妈妈出国,离开他们相依为命的家,结束他们爱恨交加的亲子关系,这的确是大事,他伤心难过消沉生我的气我能理解。

他只能用我家的资源,住在我家,一边接受我妈妈的教导一边想自己的妈妈,内疚又没办法,这种分裂的痛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